Menu

买肥料小心被“套路” 发布时间:2020-06-28 00:00:00

据媒体报道,有农民买了一款缓释型氨基酸型肥料,这款肥料的包装袋上一侧写有氮、磷、钾等于或大于40%,氨基酸、腐植酸大于或等于16%,突出标注总有效成分56%;在包装袋的另一侧写有复混肥料,总养分大于或等于56%,还写着铵态氮16%,氨基酸11%,有机质20%,中量元素硫10%。到底有效养分含量是多少呢?

技术层面分析这款肥料,实际总养分只有40%, 养分含量仅指氮、磷、钾,而不能把中、微量元素、有机质及其他添加物计入到总养分中,这样标注让农民在购肥时走入了误区。而这种现象在当今的肥料市场上十分常见,坑农无数。


化肥包装“玩套路”损害农民利益

一些无良化肥生产厂商利用在包装上虚标含量、标注误导信息等手段忽悠农民,跟农民玩“套路”, 劣质化肥以种种方式绕开监管进入农村市场。 劣质化肥坑农害农,扰乱了化肥生产秩序,也让依法合规生产企业受到伤害。在包装上虚标含量、标注误导信息等欺骗农民有多种花样,最突出的是“偷含量”。用非养分含量冒充养分含量,农民如果使用含量不足的肥,农作物在后期肥力会不足,直接影响产量。同时,有些化肥生产厂商还对肥料功能神话宣传,特别是一些微生物肥,产品宣传得神乎其神,实际并没有明显作用。还有一些化肥氯离子超标,对烟叶、马铃薯、甜瓜等忌氯作物危害极大;一些肥料年年换包装,什么好卖起什么名,欺骗农民。



利益驱使、逃避监管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专家表示,化肥在行业内以吨含量为计价单位,按一个含量100元计算,正常50%含量的化肥降到40%,一吨化肥就有1000元的利润。同时,劣质化肥在销售上想方设法避开监管,直接进村入户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,经销商千方百计推脱责任,农民无法维权。

因此,买肥料,一定要掌握点基本的肥料知识,还要提高警惕,不贪图便宜,建议到正规的农资店购买,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,遭受损失。

扫码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