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021-52840951 / 021-52845202
邮箱: hr@lianyesh.com
传真: 021-52843700
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环镇南路858弄复地中环天地12号楼12楼
一、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的好处
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是自然界中最强的生物固氮体系,大豆从根瘤菌中得到的氮素营养可占大豆一生氮素营养需求的30%~65%,但大豆周围的“土著”根瘤菌数量很少,难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,所以需要人工接种根瘤菌剂。
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是利用优质的大豆根瘤菌剂接种大豆,使大豆根部形成大量的有效根瘤并进行共生固氮,最大限度地为大豆生长提供氮素营养,从而减少化学氮肥应用,提高农产品产量、改善农产品品质、改良土壤、培肥地力。其技术原理是在大豆接种根瘤菌剂后,根瘤菌在种子周围存活、繁殖。当大豆种子长出幼根后,制剂中的根瘤菌通过根部侵入其内,在较短的时间后即可在豆科植物根部形成根瘤,依靠大豆提供优质的营养繁殖并进行生物固氨。1个根瘤就是1个微型氮肥厂,在大豆生长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为豆科植物提供氮素营养。
二、根瘤菌剂选择要求
选用取得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的大豆根瘤菌剂产品,产品质量符合《农用微生物菌剂(GB 20287-2006)》要求,已按《根瘤菌生产菌株质量评价技术规范(NY/T 1735-2009)》完成质量评价,在保质期内、包装完好。
三、包衣及根瘤菌剂接种流程
(一)种子精选
剔除破碎粒、病斑粒、虫食粒、杂质
(二)药剂包衣
按比例配药:每100kg种子加入以下药剂
①精甲·咯菌腈6.25%悬浮剂300mL
②噻虫嗪30%悬浮剂200mL
确保种衣包全、包匀。
(三)包衣后处理
通风处摊薄晾晒,避免高温暴晒(<35℃),晾晒时间≤4小时。
(四)关键间隔期
药剂包衣与根瘤菌接种必须间隔72小时以上(确保种衣剂完全固化)
(五)根瘤菌接种
菌剂用量:200-300mL/100kg种子
喷雾接种工艺:①分层喷洒菌剂;②机械搅拌(转速15-20rpm);③阴凉处摊晾(厚度<5cm);④禁止阳光直射;
(六)播种时效
接种后12小时内完成播种(菌剂活性保持窗口期)
四、施肥建议
(一)施肥原则
1.施足基肥,包括有机肥和磷肥,根据地力情况适当添加氮肥和钾肥。米豆轮作栽培方式,有机肥施用于前茬作物,大豆利用其后效。
2.接种大豆根瘤菌,促进生物固氮,建议每亩减少15%以上的化学氮肥用量。
3.秸秆还田条件下,适当减少钾肥用量;玉米改种大豆区域和米豆轮作区域可大幅减少化肥用量;大豆连作区域应科学增施硼、钼、锌、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。
4.种肥以磷肥为主,配施氮肥,推荐采取侧深施肥或分层施肥技术。优选大豆专用肥,在偏酸土壤上,选择生理碱性肥料或生理中性肥料,磷肥可选择钙镁磷肥。有条件的地方推荐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。
5.适当增施硼肥和钼肥,在缺素症状较轻地区,钼肥可与根瘤菌剂混合拌种,提高结瘤效率。
(二)基肥施用建议
1.推荐12-18-15、12-23-13、15-23-10(N-P2O5-K2O)或相近配方。
2.产量水平140-170公斤/亩,每亩施配方肥17-20公斤作基肥。
3.产量水平170-200公斤/亩,每亩施配方肥20-23公斤作基肥。
4.产量水平200-230公斤/亩,每亩施配方肥23-25公斤作基肥。
5.产量水平230公斤/亩以上,每亩施配方肥25-27公斤作基肥。
6.推荐采用侧深施肥技术,施肥位置在种子侧方6-8厘米,种子下方5-8厘米;也可采用分层施肥,肥料在种子下方3-4厘米占1/3,6-8厘米占2/3。
7.如果后期脱肥可喷施0.5%~2%尿素溶液1-2次。
8.根据长势,推荐在初花期每亩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(Cu+Fe+Mn+Zn+B+Mo≥10%)80克+磷酸二氢钾80克;在结荚初期每亩叶面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(腐殖酸≥30克/升;N+P2O5+K2O≥200克/升)100毫升+磷酸二氢钾80克;在鼓粒初期每亩叶面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(氨基酸≥100克/升,Zn+B≥20克/升)+磷酸二氢钾80克。
扫码关注